歡迎訪問保山新聞網,您可以選擇訪問: 保山市 隆陽區 施甸縣 騰沖市 龍陵縣 昌寧縣

                    保山搜索

                    首頁 保山新聞網 新聞中心 理論探索

                    讓春節拉滿“儀式感”

                    2023-01-16 16:57 保山日報 丁恒情

                    “歲月不居,時節如流。”農歷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,空氣中到處都彌漫著過年的味道,喜慶的氣氛充滿了大街小巷。無論是寫春聯、送福字,還是貼年畫、掛燈籠,抑或是除舊布新、迎喜接福……春節的“年味兒”,就在這滿滿的“儀式感”里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拉滿“儀式感”,就要傳遞一個“暖”字。作為中華民族最重要最盛大的節日,春節總是與闔家團圓的意象緊密聯系在一起。為確保人民群眾度過歡樂祥和的節日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《關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各地區各部門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認真做好節日期間各項工作。從關心困難群眾生產生活,確保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;到組織做好春運工作,做好群眾出行保障;再到黨員干部紛紛開展走訪慰問,將黨的關懷和新春祝福送到基層……真真切切的關懷,實實在在的舉措,讓兔年春節有著一樣的安心放心舒心。以百姓心為心,真正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,讓群眾“人暖心更暖”,這樣的“儀式感”必須要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拉滿“儀式感”,就要洋溢一個“喜”字。紅色代表著喜慶、熱鬧與祥和。春節臨近,從廣袤鄉野到城市街巷,從東部沿海到內陸腹地,鮮艷的五星紅旗在神州大地迎風飄揚,處處洋溢“中國紅”。那一抹“中國紅”,猶如一條堅韌的紐帶,將小家與大家緊密相連,永遠聯結著每個中國人心中最深的牽掛。正所謂“非新無以為進,非舊無以為守”,從“同升一面旗”到“同唱一首歌”,從觀看紅色電影到紅色景點打卡,從舉辦紅色主題展到組織各類快閃活動……正因為這些“儀式感”的存在,春節成為我們復蘇文化記憶、確認精神歸屬的重要時刻。唯有洋溢一個“喜”字,年俗才能生生不息,年味才能回味無窮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拉滿“儀式感”,就要突出一個“安”字。“哪有什么歲月靜好,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。”春節的魅力不僅僅在于親人的相聚相擁,也在于對家人的守護、對國家的擔當。對很多人而言,春節意味著闔家團圓;但對那些以崗為家的人來說,春節卻意味著堅守與奉獻。從不畏風雨的快遞小哥到美化環境的環衛工人,從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到奮戰一線的媒體記者,從辛勤巡邏的公安干警到保家衛國的邊防官兵……這些“舍”和“守”里,是責任、是擔當、是奉獻、是拼搏。“寧愿一人苦,換來萬家樂”,正是千千萬萬堅守者的大愛和擔當,才成就了萬家燈火的團圓景象,才讓春節變得更加溫暖、幸福、美好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“共歡新故歲,迎送一宵中。”在傳統文化里,春節本身就是一個連接家與國的時間節點,人們在辭舊迎新之中守護共同記憶和共同價值。我們重視過年,不僅是為了溫熱內心的“儀式感”,更在于觸發家國一體、家國同心的深層感念。拉滿“儀式感”,一心裝滿國,一手撐起家,把家國情懷融入不懈奮斗,就一定能積蓄起億萬人民的磅礴之力,攜手創造一個更加繁榮、更加美好的中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責任編輯:錢秀英 編輯:段紹飛

                    返回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新聞
                    返回頂部
                    卖婬女的BBW农村妓女